石文

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營口市   来源:嘉定區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視頻: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報(文樂樂):人類的拇指是一個靈巧的奇跡,它讓人們

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
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
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
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
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

視頻:化石肌肉建模研究表明:人類靈巧拇指起源於200萬年前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報(文樂樂):人類的拇指是一個靈巧的奇跡,它讓人們能製作工具、縫衣服和打開罐子。但這種獨特的手指是如何以及何時進化的一直是個謎。現在,一項對拇指化石肌肉建模的研究表明,大約200萬年前,人類祖先進化出了一種獨特的附肢。
未參與該項研究的英國肯特大學古人類學家Tracy Kivell說,該研究是一個“徹底的分析”,但它還處於初級階段,無法提供確鑿的證據。
弄清古代的拇指如何工作並不容易。首先,化石不能保存肌肉,所以之前大多數研究依賴於比較古人近親的手骨與人類手骨間的相似度來評估其靈巧程度。其次,手骨很小,在化石記錄中也相對罕見。然而,相似之處可能具有欺騙性:根據肌肉的連接方式不同,一些骨骼結構相似的物種可能擁有非常不同的握力,反之亦然。
德國圖賓根大學古人類學家對各種古代拇指骨化石進行了數字化處理,包括人屬的所有物種,以及其他非常相近的物種。研究人員研究了10萬年前的兩名早期現代人和4名尼安德特人,以及身材矮小的穴居人納勒迪人(大約30萬至25萬年前)的骨骼。他們還研究了人類姐妹屬——南方古猿,包括阿法種、非洲種和源泉種。
然後,研究人員使用3D計算機軟件在化石上數字化重建了一塊被稱為拇對掌肌的肌肉,它可以讓拇指向內彎曲,到達手掌底部。他們模擬了肌肉可能產生的近似力,更大的力相當於更好、更精確的握力——例如拿穩針線或揮動錘子時。
為驗證模型,研究人員將同樣的方法應用到現代人類和黑猩猩的拇指上。結果顯示,模型估計的力量與已知的兩個物種的能力相符。
研究人員近日在《當代生物學》上報告說,他們調查的所有人屬成員的拇指握力基本上與現代人相同。
研究小組還在南非斯沃特克蘭遺址的兩個古人類標本中發現了現代外觀的拇指,這些標本可追溯到大約200萬年前。由於骨骼不完整,沒有人能確定它們屬於哪個物種或屬。研究人員說,不管怎樣,這一化石代表了化石記錄中已知的最早的類人拇指。
此外,研究小組發現,研究中的其他人類近親——南方古猿的拇指要弱得多,更接近現代黑猩猩的拇指。南方古猿源泉種有點令人驚訝,它和斯沃特克蘭遺址標本一樣,可追溯到約200萬年前。它像人手一樣的比例使許多人相信它可能和人一樣靈巧,但效率沒有人類高。
研究人員表示,總的來說,這項研究表明現代人類的拇指起源於約200萬年前的人屬。這可能使遠古人類越來越擅長製造石器,並最終超越了其他古人類。
比利時魯汶大學人類學家和解剖學家Evie Vereecke稱讚了該研究方法。但是她說,應該謹慎對待這些發現。“我們知道,靈巧不隻來自於一塊肌肉。”艾克斯—馬賽大學生物力學研究員Laurent Vigouroux也表示,有超過10種不同的肌肉有助於拇指運動,一些物種中拇對掌肌較弱的力量可能會被其他一些肌肉彌補。
盡管如此,Vigouroux和Vereecke都表示,這項研究的基本方法為人類學家提供了一種分析化石肌肉特征的“共同語言”。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12.041
相關報道:研究稱200萬年前智人祖先的拇指進化出類似於現代人類拇指的靈活性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cnBeta:一項新研究表明,類似於今天人類的拇指靈活性在20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可能存在於智人屬的一些最早的成員中。這一發現是迄今為止向握力強大的手進化過渡的最古老證據,其握力可與人類工具製造者的手相媲美,而後者在大約170萬年前都沒有出現。
Fotios Alexandros Karakostis和Katerina Harvati領導的一個團隊說,能夠有力地抓握並提高操縱物體的能力的拇指使古智人或與之密切相關的智人係在進化上比同時代的智人有優勢。來自德國圖賓根大學的古人類學家發現,現在已經滅絕的南方古猿製造和使用石器,但缺乏類似人類的拇指靈活性,從而限製了其工具製造能力。
研究人員用數字模擬了之前發現的12個化石類人猿、5個19世紀人類和5隻黑猩猩的關鍵肌肉如何影響拇指運動。 Harvati說,令人驚訝的是,來自南非的大約200萬年前的拇指化石顯示出與現代人類拇指相當的靈活性和力量。
科學家們對於南非的發現是來自早期智人還是羅百氏傍人(Paranthropus robustus),一個在類人猿進化的死胡同分支上的物種存在分歧。但研究人員1月28日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報告說,這些古老化石中的拇指靈巧性與大約33.5萬年前之後出現的智人物種成員中的拇指靈巧性相當。這包括來自歐洲和中東的尼安德特人,以及一種被稱為納萊迪人(Homo naledi)的南非智人,它擁有不同尋常的骨骼特征組合。
相比之下,他們得出結論,納萊迪人或羅百氏傍人擁有的拇指比三個幾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物種的拇指更有力,其中兩個物種之前被提議擁有類似人類的手。“南方古猿可能會能夠執行大多數(與工具相關的)手部動作,但不如人類或我們研究的其他智人物種那麽高效,”Harvati說。她認為,南方古猿物種的工具揮舞劇目更接近於現代黑猩猩,它們用樹枝收集白蟻,用石頭敲碎堅果等。
Harvati的團隊超越了過去隻關注古人類手骨的大小和形狀的努力。研究人員利用來自人類和黑猩猩關於手部肌肉和骨骼在運動時如何相互作用的數據,構建了一個數字化的三維模型,以重新創建一個關鍵的拇指肌肉--拇對掌肌-如何附著在拇指基部的骨骼上,並操作以使手指關節向手掌和手指彎曲。
加拿大湖首大學的古人類學家Matthew Tocheri說,這些關於古代拇指如何工作的新模型強調了類人猿手部進化的緩慢性。南方古猿早在大約330萬年前就製造和使用了石器。“但直到200萬年前才看到拇指的重大變化,不久之後,石器在非洲各地變得更加普遍,”他說。
密蘇裏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的古人類學家Carol Ward說,Karakostis和Harvati的古代拇指靈巧性的3D模型代表了一個有希望的進步。她補充道,進一步的工作需要研究其他拇指肌肉如何與拇對掌肌相互作用,以影響該數字如何在不同的類人猿物種中工作。
在一個相關的發現中,Ward和她的同事在2014年報告說,來自東非的一個大約142萬年的類人猿手指化石指出了早期出現的類似人類的操縱技能。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蒼蠅見血網   sitemap